近年来,燃料电池和固态电池逐渐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又一热门话题。一项项关键技术的突破,将如何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走向和格局?固态电池又将何时从喧嚣走向尘埃落定?
6月8日上午,在“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圆桌讨论环节,包括长安汽车先进电池研究院副总经理、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动力开发部副总经理杜长虹,德纳亚太区市场及政府事务总监、德纳股份有限公司文君竹,现代汽车集团Beijing Cradle总监金润根,安徽得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林志宏等多位行业领军人物就固态电池和燃料电池的发展前景各抒己见。并围绕“燃料电池和固态电池:谁才是最优解?”这一话题阐述了燃料电池和固态电池的发展现状、成绩、问题和解决方案。清华大学长聘教授杨福源主持了这场精彩讨论。
杜长虹:2024年是中国半固态电池上车元年
固态电池和燃料电池谁主沉浮?是不是未来液态电池就没有机会了?杜长虹认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液态电池、固态电池和燃料电池将并行发展,现在很难说谁主沉浮。
第一,以铁锂为主的液态电池兼顾了成本和寿命的优势,长远来看应该还是动力电池的主流方向;第二,固态电池通过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等路径,极大提升用户体验,助力新能源汽车普及;第三,燃料电池因为具备零碳环保、续航能力长以及报废回收便利等特点,在中大型乘用车及轻型商用车领域有较大发展机会。
杜长虹表示:“2024年是中国半固态电池上车元年,固态电池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材料开发、电芯开发、工程化、千辆级量产以及万辆级量产,五个阶段之后,就可以实现大批量商业化发展。”
文君竹:氢能是宏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
作为有着120年历史的“百年老店”,德纳也在全面拥抱新能源,包括锂电的解决方案和燃料电池的解决方案,以及为传统和新能源汽车提供传动驱动、热管理和密封数字化等系统解决方案。
文君竹认为,氢能是一个非常宏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对氢燃料电池商业化的看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所谓机遇是指需求可能会持续增长,窗口期也会打开,初期可能是商用车先实现产业化;挑战也非常明确,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成熟度、整个制储输运环节以及法律法规等都是挑战。”
“最核心的还是要先找准自身的优势和定位,然后再保持定力和坚持。长期主义是一个共识,我们要聚焦解决方案,同时解决方案也要能给客户带来价值,包括成本、可靠性和性能等方面的价值。”文君竹如是说。
金润根:韩国燃料电池在快速发展
金润根坦言,现代汽车虽然是一个大公司,但是应对变化有点慢,为了优化和定制产品综合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各阶段需要,现代汽车不仅开发了燃料电池,还打通了上下游产业链,包括成本、基建、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
据金润根介绍,为扩展整个市场供应链,现代汽车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2020年以来,现代汽车进行了燃料电池卡车的批量生产,2023年也有相关车辆的推出,到2025年还将推出新一代乘用车产品,使用的是现代汽车的电池系统技术。
“韩国的燃料电池以及相关电池系统也在快速发展,尤其在氢能电池方面,已经跟中国很多企业建立了合作。燃料电池推动了商用车的发展,比如氢汽车和氢能巴士等。”金润根补充道。
林志宏:固态电池有些理想化
电池成本在中国电动车发展历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林志宏表示,电池成本关乎用户能否买单、最终能不能商业化以及能不能大规模普及等问题,“制造成本是可变的,随着产业规模扩大和技术不断发展,成本下降的幅度会非常大。”
固态电池和燃料电池,谁替代谁或者谁不可替代?对此,林志宏表示,氢燃料电池一定有其使用场景和使用价值,但在现实中的发展远比液态电池速度慢得多。此外,林志宏还认为,固态电池有点理想化,如果能实现了,确实是一种终极状态。